2025-07-19 02:33
第1眼TV-华龙网讯(曹先旺)当“酷暑那么长”成为全国性的议题,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,成为难得的一块“冷资源热高地”。今(18)日,在这座21℃的“国家级旅游度假区”中,一场融合自然生态与产业热度的2025重庆(渝东南)文旅产业重点招商项目推介会如期举行。
文旅产业是“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、幸福产业”,承担着“服务美好生活、促进经济发展、构筑精神家园”的多重使命。6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旅企业家共聚于此,围绕“多彩风情武陵”这一主题,共商资源整合、共谋产业未来。这不仅是一次服务渝东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场招商活动,更为未来打造中国文旅新地标、世界级文旅目的地搭建平台、汇聚动能。
推介会伊始,石柱县副县长谭祥平用一组具体且自信的数据打开了“文旅石柱”的全景画卷。
近年来,石柱立足生态本底与民族文化优势,正加快构建“一城两区多点”文旅空间格局:石柱县城打造“风情土家寨·精致山水城”,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易倍emc平台区不断提档升级,冷水度假区加快创建步伐,全县13个景区点位串珠成链,联动发展。
不仅空间成势,业态更显活力。康养度假、文化体验、研学写生、民俗露营四大业态交织共生:旺季日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的黄水,年写生团队超20万人的桥头冰湖美镇、节庆期间举办300多场活动的“土家文化旅游季”……数据背后,是产业易倍emc平台热度,也是游客口碑。
2024年,石柱全县文旅产业增加值达32.19亿元,占GDP总量的11.1%。 “石柱正以文旅为引擎,驱动县域经济升级换挡。我们热忱欢迎企业家在这片土地投资落子、扎根成长。” 谭祥平说。
随着渝黔高铁开通,渝东南地区的区位劣势正被交通红利迅速改写,优质的生态资源、文化资源开始与新质生产力加速耦合。
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、副主任朱茂表示,渝东南不仅是生态优先、文脉厚重之地,更是面临数字经济、绿色转型、高铁互联三重利好交汇的窗口期,文旅产业如何结合时代发展成为重要命题。
“文旅融合时代推动传统文旅产业向创新驱动型文旅产业转型升级,投资结构向科技驱动、创新驱动型文旅产业转型升级。”朱茂表示,通过结合原有资源在新场景新业态上的突破,推动新质生产力和得天独厚的优质文旅资源结合,促进文旅产业加速发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本次推介中,参与企业类型出现显著变化——除了传统的文旅投资集团,越来越多专注于IP打造、内容创作、数字传播的新型文旅力量加入其中,推动传统文旅产业向创新驱动型文旅产业转型升级,渝东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正在被激活为新场景、新业态,实现从“资源优势”向“内容优势”“创新优势”的蝶变。
随着文旅招商代表依次登台,石柱、黔江、武隆、秀山、酉阳、彭水六个区县携手带来特色鲜明、落点清晰的文旅招商项目:从石柱的康养旅居社区到黔江的城市峡谷景区,从酉阳的菖蒲度假区升级到彭水摩围山康养带,每一个项目都体现出“资源+创意”的结合、“文化+运营”的融合。
除区县项目外,重庆弘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、重庆麦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登台路演,也展现出新材料、数字平台与文旅产业融合的新动能。
推介环节后,签约仪式成为本场活动的高潮。此次大会共签约文旅投资项目6个,旅行商战略合作协议6个,渝东南区县文化旅游项目合作协议72个,涵盖文旅投资合作、旅行商战略协作、区域文旅资源联动等多个维度。其中既包括石柱“杏福溪谷”等落地型项目,也包括黔江、秀山等地的战略营销合作协议,实现渝东南6区县与12家企业的区域联合签约,推动资源共享与品牌协同。
“过去我们谈文旅招商,是资源嫁接资本;今天更多是场景激活内容,文化对接流量。”现场一位传媒型投资人表示,新文旅语境下,“IP在哪里,产业就会向哪里聚集”。
一场推介会,一次山水之约。在“清凉黄水”的美丽景色中,文旅的脉络悄然铺展。从石柱黄水看渝东南,从渝东南望巴渝大地,一个多彩、包容、活力的文旅版图,正徐徐展开。
Copyright © 2024 易倍风景文旅集团 版权所有 备案号: